企业动态
改革微案例|凯盛集团:坚持“四个面向”深化改革创新 加快实现玻璃新材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
来源:集团改革办公室、凯盛集团 发布时间:2024-12-16改革微案例
近日,国务院国资委组织编写的《千帆竞渡:基层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案例集》面向全国出版发行,中国建材集团共有5篇改革案例成功入选。今天我们向大家分享凯盛集团《坚持四个面向 深化改革创新 加快实现玻璃新材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》,一起来看看吧。
凯盛集团是中国建材集团新材料业务板块的重要领军企业。凯盛集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对玻璃行业的重要指示精神,聚焦玻璃新材料产业发展,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攻克了一批“中国首创、世界领先”的玻璃新材料领域关键核心技术,有力带动企业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。
坚持“四个方面”
解决“为谁创新”
一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,凭科技创新保产业链关键技术领先。持续强化发电玻璃研发和产业化过程,铜铟镓硒叠层迷你组件转化率从15.8%提升至20.4%,碲化镉发电玻璃产线转化效率达17.96%,保障公司在发电玻璃技术持续领先。二是面向经济主战场,借科技创新促玻璃产业升级。因企施策定制创新方案,注入技术、人才与资金,助其扭亏为盈,重回高质量发展正轨。三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,用科技创新服务国之重器。建成首条8.5代TFT-LCD浮法玻璃基板国产线;量产30μm柔性折叠玻璃,打破西方垄断;空心玻璃微珠用于“海马”号探测;4.0防火玻璃助力雄安高铁站建设。四是面向人民生命健康,靠科技创新筑守生命安全防线。发挥科研优势,攻克药用玻璃难题,在国内率先稳定量产5.0中性硼硅药用玻璃管,保障国民用药安全。
搭建人才梯队
解决“谁来创新”
一是搭好干事舞台。赋予首席科学家技术路线决定权,为“揭榜挂帅”项目1:1配资金,签“军令状”、设“里程碑”考核,促项目高效推进;实施“百千万”人才工程,班子成员结对联系科技人才,安排青年人才到关键岗位历练,组建百名博士团队。二是提供优厚物质保障。深入落实“五加两减一保障”激励政策,精准实施中长期激励,深圳凯盛、中建材环保院和空心玻璃微珠团队等深入评估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,差异化选择超额利润分享、项目分红和员工持股等中长期激励方式,核心骨干员工得到精准有效激励。三是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。对承担国家重大专项任务的团队或企业实施新增工资总额单列;对创新偏差、未达预期效果或者出现探索性失误的,制定有关制度并予以容错。
坚持战略引领
解决“创新什么”
一是保持战略定力,把企业发展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局。凯盛集团聚焦中国建材总体战略和玻璃新材料产业,确立“3+1”战略布局,以产业升级和科研创新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大局。二是突出市场导向,以双链融合创造市场价值和经济效益。坚持以产业化、市场化方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,实现0.12mm超薄触控玻璃等系列创新成果的工业化量产,2016年至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25.8%,利润复合增长率达到20.07%。三是强化风险管控,着力防范化解科技创新风险。推动风险端口前移,强化科技创新前期工作,紧紧围绕市场需求,策划技术创新选题。强化创新成果的确权与保护工作,加强专利、技术秘密等多种知识产权的集中管理。
推进要素整合
解决“如何创新”
一是优化创新资源配置。成立科技委员会,实施科技项目管理层决策和科技专家决策“双保险”制度。搭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等14个国家级创新平台,建设中国玻璃发展中心等5个国际性研发平台,建成80个省部级创新平台。二是完善科技项目流程管理。加大项目负责人制实施保障力度,通过成立项目管理办公室、项目咨询专家组,对项目和各课题研究提供整体性、方向性技术指导和咨询。三是优化科技项目资金管理。要求财务部门靠前服务,全程参与研发经费预算的编制及后续资金管理,有效降低研发项目经费投入与预算的偏离度。不断优化财务系统,完善科研项目资金支出审批流程,助力提升科研项目推进效率。